R. H. Felidae Athena

是一只猫科动物
重生的嗑cp新号
被屏蔽的文可见→https://rhfameow.design.blog/
或者
https://archiveofourown.org/users/R_H_Felidae_Athena/pseuds/R_H_Felidae_Athena

厌女套路,角色塑造和女权主义创作(3)

我们在上一篇文章里浅谈了一部分“不像别的女孩”的女孩们,今天我们在这篇文章里一起解构更多的“不像别的女孩”的女性角色原型。


套路,没有好坏之分

要注意的是,尽管我们批判“不像别的女孩”套路使一个女性角色疏远了整个女性群体,但它可以是一件好事。长期以来,大众媒体上的女性形象是相当刻板的。不是荡妇就是圣母,这就是所谓的圣母-荡///妇情节(Madonna–whore complex)。“不像别的女孩”的女性形象打破了这样的二元对立,使荧幕上的女性形象更加多样化、更能代表现实中的女性。要记住的是,总会有人感觉自己不合群,而这完全是正常的。就拿假小子(The Tomboy Trope)来说,她和女孩子气的女孩(The Girly Girl Trope)的两种完全相反的形象。女孩子气的女孩喜欢传统意义上女性特质的东西,她的打扮女性化,留着长发,爱穿裙子,热爱购物,喜欢粉红色,喜欢男孩,渴望家庭生活;而假小子排斥传统上女性化的喜好,她打扮中性化,热爱运动,建筑和机械,“像男孩子一样”,被认为是男孩的一员。尽管两种女性角色在光谱的两极,但两者都会遭到嘲笑。假小子会被批评“太像个男孩(却又不是男孩)”“没个女孩样子”,还会被恐同者假设性倾向并予以嘲讽。另一方面,尽管社会规范要求“女孩要有女孩的样子”,但高度女性化的女性依然被批评,因为她们“太女孩子气了”或者“肤浅”“拜金”。无论哪种看法都是有偏见的。性别表达和一个人的喜好以及性倾向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假小子”可能是直女,女性化的女孩可能是同性恋,高度女性化的女孩可能热爱运动,假小子也可能厌恶机械。对假小子或者女孩子气的女孩的嘲讽的根本原因都是厌女,因为喜好并没有性别,而社会将性别强加在外貌打扮、兴趣爱好和专业上,嘲笑胆敢挑战性别规范的“假小子”也看不起恰好选择了符合性别规范的爱好的女孩。

最早的“假小子”形象之一是路易莎·奥尔科特的《小妇人》里的乔。她热爱写作、冲动直率,对婚姻不感兴趣。乔的原型就是作者本人,可尽管路易莎·奥尔科特终身未婚,但在粉丝的要求和出版商的压力下,乔最终还是和一个老教授结婚了。而在2019年格蕾塔·葛韦格改编并执导的《小妇人》里,乔尽管为结局而向出版商妥协,但她自己却没有结婚。

这就引出了一种对“非传统女性特质的女性角色原型”的糟糕处理:驯化她们,暗示“假小子”或者其他的“不像别的女孩”的女孩只是“一个阶段”,最终,她们还是要回归家庭,被一个能理解她的男人“驯服”。一百多年前,乔在男性出版商的压力下结了婚,2019年,乔被同样是女性的导演赋予了自己的选择权,她选择了《小妇人》而不是劳里。

要注意的是,性别规范是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对假小子和女性化的女孩的定义也因此在不断变化。所以,19世纪的乔是“假小子”,但放在现在来看,一个热爱写作热爱文学的女孩很容易被看做是一个典型的有着女性化爱好的女孩。这也更加证明了对兴趣爱好强加上性别的荒谬性,归根结底,兴趣爱好只有心之所向,怎么会有性别之分呢。

如果一个女孩有着不同寻常的喜好,或者打扮奇特,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那么她就是怪女孩(The Weird/Strange Girl Trope)。世俗害怕独立自主、聪明机智、超脱于性别规范之外的女孩,认为她们注定是性变态,反抗社会风俗的败类。和女巫一样,怪女孩们一直被妖魔化。最著名的怪女孩当属《麦克白》里的三女巫,她们被称为“古怪姐妹”(Weird sisters),怪女孩就是邪恶的女巫,相当经典的厌女套路了。现在,怪女孩套路已经进化了,她们可以只是有着非主流爱好的女孩,她们聪明,独立,不在乎外界的评判。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因为总有这样的女孩,她们有着小众的爱好,比如哈利·波特系列里的卢娜·洛夫古德。不过当然,最糟糕的事情就是创造了一个如此超然如此充满魅力的角色却剥夺她的自主权,并让她草草嫁人了事——卢娜,尽管她与众不同的风格和性格让许多人非常喜爱她,但她却缺少自己的叙事,她的故事总用来为男主人公的英雄之路做铺垫,最后甚至被罗琳随意拉郎,和一个只有名字的《神奇动物在哪里》作者的孙子结了婚(罗琳怎么又是你……JK罗琳真的不会写女性角色)。

和怪女孩类似的,还有古灵精怪的梦幻女孩(Manic Pixie Dream Girl),这个套路最早由内森·拉宾(Nathan Rabin)提出,指一类古灵精怪的、狂野的热爱冒险的、活在自己世界中不在乎世俗的女性,她们却总是出现就是为了困惑迷失的男性主角指迷点津,鼓励他们冒险并和他们坠入爱河最终“治愈男主”。正如“梦幻女孩”指出来的一样,这不是真实的女性形象,这是幻想,准确地说,男性的幻想。这个套路和“有魔力的黑人”(Magical Negro Trope)类似,都是把黑人角色/女性角色放在工具的位置上,用ta们的“特别”来鼓舞推动白人/男性角色的成长,但ta们本身却缺乏自主权和属于自己的声音。ta们没有自己的故事,存在只是为了让另一个角色变得更好。

尽管这个套路最初被定义出来是为了指出性别歧视问题,但随着MPDG一词的出圈,很快它的定义被泛化、用来无差别地批评一些怪女孩类的女性角色,尽管她们并不符合最初的定义。正如之前本系列文章里提到的对“玛丽苏”一词的滥用一样,一个最初用来指出性别歧视问题的词变成了性别歧视本身,以至于最初提出这个术语的内森·拉宾本人写了一篇名为《我很抱歉我提出了“古灵精怪的梦幻女孩”一词》的文章。

要记住的是,一个恰好和男性谈过恋爱的古灵精怪的女性角色并不等于古灵精怪的梦幻女孩,一个古怪的、狂野的、活在自己的冒险中而不在乎他人眼光的女性也不等于就是男性幻想,因为现实中就是有这样的女性。重要的是,让这样狂野而自由的女性角色拥有她们自己的故事,让她们能自己讲述自己的故事而不是让读者/观众只能通过有限的男性视角看到她们,让读者/观众能看到她们为什么如此自由如此无拘无束,而不是让她们困在刻板的有限的形象里。

和不在乎世俗眼光截然不同的是刻薄女孩(The Mean Girl Trope)。刻薄女孩是最瞩目的人气女孩,她们聪明、漂亮、自信、有野心、充满魅力,有帅气贴心的男友,她们如此有能力,但却选择用铁腕统治高中。她们身边通常有几个热衷于讨好她的女性跟班,但她看不起所有人并有意识地针对任何对她的“女王”地位可能形成挑战的女孩。一个女性角色聪明而狡诈,热爱竞争并不是什么坏事,因为人类一直在这么做,这个套路的问题在于假定女性的好胜心局限于在女性之间竞争而不挑战整个父权等级制度,以及认定女性身份是阴险狡诈、热爱党同伐异的原因,从而不探索更深层的东西。她们是聪明的自信的领袖型人物,但却被贬低为热衷雌竟的一维反派,并且暗示“正是因为她是女性才如此阴暗”。现实中确实有这样的“刻薄女孩”,但是,我们需要看到的是,社会并不鼓励女性挑战父权制度、挑战男性,反而鼓励女性找一个合适的男人、以男性为中心“建立”她的名望并排斥其他女性。换句话来说,是父权社会打造了“刻薄女孩”,贬低女性的智慧和自信并鼓励女性之间无用的竞争,这样她们的自信和野心就被“驯服”了,不会对现有等级制度带来破坏。

但就像《贱女孩》里的蕾吉娜·乔治(Regina George)长期被同人粉丝脑补为女同性恋、敌人至恋人套路(Enemies to Lovers Trope)广受喜爱那样:“当你全心全意地恨着别的同性的时候这看起来真的很姬……”刻薄女孩说不定是一个刻薄女同性恋(Mean Lesbian Trope)。在《大学女生的性生活》这部剧里,有钱家庭出身的、据说深受男孩欢迎的刻薄女孩莱顿·莫里(Leighton Murray)最终被证明是一个深柜的女同性恋。尽管刻薄女同性恋套路(如女同性恋都厌男的刻板印象,拜托,男人不要太自以为是了,女同不是厌恶男人才搞姬,女同是对男人不!感!兴!趣!难怪总有男的憎恨女同性恋lol)和出柜故事套路(Coming Out Story)(创作者把周围的人对LGBTQ角色的看法作为叙事中心、反而让LGBTQ角色本身失去了主动性)近来有陷入窠臼的问题,但这部剧里通过讲述莱顿中心的故事从而没有陷入千篇一律的叙事陷阱。在第一集里莱顿就与她原来的女性团体分开,并早早就认识到了自己的取向——尽管她一直在隐藏自己的身份(因为她父亲恐同,而她也内化了恐同症,认为一旦出柜她整个人就会被当做行走的刻板印象)。她仍然是牙尖嘴利刻薄得要命的刻薄女孩,但她也热爱自己的朋友,愿意为朋友提供建议,乐意观看朋友的足球比赛。最终,她意识到了她对自己身份的压抑,在室友安慰失恋的她的时候随意地提及,“我是同性恋。”通过给她一个属于她自己的故事,让她成为了一个完整的人、能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感受,此时她就超越了任何一个片面的刻板的套路,变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真实女性形象。


聪明反被聪明误?

和刻薄女孩相对的是聪明女孩(The Smart Girl/Brainy Brunette Trope)。通常来说,刻薄女孩是金发,而聪明女孩是深色头发。这实际上本身就是一个刻板印象,因为金发女子被认为是胸大无脑的花瓶,而深色头发的女孩被认为是她们的反义词,并且把其他不是黑发白人女性的女孩和“聪明”隔离了开来。聪明女孩出现是为了回应聪明男孩套路(Smart Guy Trope),因为既然男孩能有聪明的书呆子那么女孩当然也需要这样的形象,聪明女孩是更加多样的女性形象,但人们仍然容易陷入千篇一律的俗套中。比如说,把聪明只等同于在学校里的成绩好,认为聪明女孩必定不善人际交往,聪明女孩只是用学术上的成功来掩饰自己的不安全感,聪明女孩聪明就聪明在她“像男性一样”,聪明女孩在谈恋爱的时候甚至会聪明反被聪明误。就拿赫敏·格兰杰来说(罗琳啊罗琳,怎么又是你!),尽管赫敏在学术上水平一流,但她会认为自己“不过是死读书!再靠一点小聪明”,没法和哈利的勇敢相比较;在早期她甚至几乎不和除了哈利和罗恩之外的人互动,更和其他女孩不怎么交流(至少我们看不到,因为七本书都是哈利视角)。还有六年级时候她和罗恩因为拉文德事件闹翻、寻找魂器路上罗恩出走后她以泪洗面——用同人粉丝的话来说就是完全偏离人物性格了。试想,赫敏一个如此聪明、如此自信到有时候甚至非常高傲的、如此坚定反抗强权的一个女孩,怎么会为了一个愚蠢的男孩失魂落魄、以泪洗面?请注意:她也不是因为对恋爱或者人际关系一窍不通才如此的。自从巨怪事件后,她已经成长了很多。她帮助海格打官司救巴克比克,她和金妮的关系好到知道金妮的恋爱史。她提出解放家养小精灵、提出建立邓布利多军、跟随哈利·波特离开最热爱的学校、抹去亲生父母的记忆,去寻找打败老伏的方法不是为了哈利·波特,更不是因为哈利·波特是传说中的救世主,而是因为她是一个聪明的勇敢的女孩,她愿意为正义而战,她甚至已经做出了牺牲的准备。如果跳出盒子来观察的话,你会发现罗琳创造了一个强大、自信、聪明、独立的女性角色却不知道该怎么对付她了,所以有六年级那令人窒息的赫敏-罗恩矛盾,有罗恩离开帐篷后漫长的哭泣,有赫敏在罗恩想出毒牙毁魂器这招后大呼“太神了!”并亲吻罗恩的迷惑剧情。罗琳为了凑聪明女孩-傻小子欢喜冤家配对愣是让赫敏也跟着降智了。

聪明女孩长期以来也被描述为“完美女孩”,这一方面是因为女性需要付出比同龄男性更多的努力才能在这个性别歧视的社会中被看到,另一方面,对“完美”的追求也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让聪明女孩不堪重负、精神崩溃。这在现实生活中也很常见。还有,聪明可以是很多方面的,并且和“受欢迎”这个特点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聪明女孩也会很受同学欢迎。全校知名的交际花在学术上也可以颇有建树。聪明女孩可能对学术对成绩对考试并不在乎而在电脑或者艺术上造诣颇深。所以,最重要的是让“聪明”这一个特质不要成为一个女性角色的唯一人格特征。

聪明女孩的进阶成人版是女老板(The Girlboss Trope)。这一套路并不局限于影视作品里,在媒体报道叙事中也常见,女老板们是新一代自信、有主见的女性,她们追求自己的理想,不受任何人的束缚。尽管近年来互联网流行赞扬#女孩力量(#GirlPower)#女老板(#GirlBoss)甚至女魔头(#BossBitch),但和现实中一样,影视作品里的女老板形象却总是承受了太多厌女症。

在现实中,全世界的大部分企业管理层的性别比例都失衡,女性企业家或者高级管理层的女性数量较少。女性在职场上本身就因为制度性的性别歧视遭遇玻璃天花板(Glass ceiling)效应、难以晋升,但当女性冲破玻璃天花板,晋升高级职位时,她们中的很多人却发现自己正站在悬崖边上。因为一般公司往往在面临困境时才会把女性提升到管理层,“激活”企业,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而女性在危急时刻的表现要比男性更胜一筹。这就是所谓“玻璃悬崖”(Glass Cliff)效应,但当公司渡过难关后,“玻璃天花板”又会重新关闭,因为相对女性而言,男性在公司进展顺利的时候表现“更出色”。与此同时,对女性企业家的报道和采访经常离不开育儿、时尚打扮、丈夫、如何平衡事业和家庭等问题上,但男性企业家却不会被问到这些问题。男性企业者的咄咄逼人、滔滔不绝不是坏事,是他们自信的表现,但放在女性身上就是负面特点。而在银幕上,女孩老板经常被描绘成介于讽刺和邪恶之间。她们“像男人一样”,工作完美狂热,野心勃勃,冷酷无情,让人害怕,经常被迫在事业和个人幸福之间做出选择。她们之间可能会互相攻击竞争,只为了爬得更高。

正如前面提到其他套路一样,这样的女性在现实中一定是存在的。她们这么做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在一个性别歧视的社会中,女性只能“像男人一样”并且比同龄男性做得更多更优秀才能获得一般男性随意就能获得的资源和评价。但是这并不代表所有女老板都是这样的。女老板可能根本就没有打算结婚生子。女老板可能根本不喜欢男人。女老板可能不是咄咄逼人冷酷无情的,反而是非常温和的。女老板可能很自信,但并不自恋。女老板也可以不只有一个,而是越来越多女性升职为管理层。她们也可能一心为钱为权,不顾一切。她们可能是白手起家的工人,一点都不优雅。核心问题是,让她们成为真实的人类,而不是媒体宣传的资本主义男代言人的性转版。


总而言之,“不像别的女孩”既不是一件好事,也不是一件坏事。女性配对同人作者们一直都在写“她不像别的女孩,她因此被她吸引了”“她从来没有见过像她一样的女孩”,为什么同人作者们成功了,而白男创作者失败了呢,关键在于女性创作者并非以男性视角写作,女性创作者给了女性角色自主权,她们得以讲述自己的故事,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所以,创作女性自己的故事让女性角色自己表达自己,是让女性角色活过来的秘诀。

没想到又洋洋洒洒写了六千字,如果我没有沉迷搞同人无法自拔的话我们下期再见!



评论

热度(94)

  1. 共5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